王西京

我的首页

我的作品

展览展讯

我的相册

艺术资讯

推荐艺术家

媒体介绍

联系方式

评论文章

组织机构

评论文章
王西京:在历史深处寻找灵感

 谭嗣同、林旭、杨深秀、康广仁、杨锐、刘光,戊戌变法六君子,突然在画布上复活。这就是1984年第六届美展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《远去的足音》。因为当时时值改革开放之初,很多人的思想仍然处在迷惘与精神的重负之中,而画面上锐意改革、肝胆衷肠,手握镣铐而痛心疾首于民族命运的六君子却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,以至20多年后的今天,很多人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还对《远去的足音》感慨颇多。这幅画也使它的作者王西京从此走上职业的艺术道路,并把“历史人物谱”作为他毕生的追求。   从历史深层找资源   这几年,王西京已在东南亚、欧洲举办过几十场展览,最近在北京也有一些个展。他说自己每到一处受到的关注,大多是因为他的画作有一种强烈的民族气节,而这种民族气节又不同于简单的对旧有东西的模仿和复制,而是他从历史深处,找到了一系列历史人物的生活形态,然后通过画笔,缝合出他们的精神特质。   于是,他先后创作了屈原、司马迁、嵇康、阮籍...

王西京和他的人物画

西安古城,苍老、成熟,又充满了青春的活力。   作为世界文化名城,它依然在生长着与其相称的艺术和艺术家。   王西京,一个诱人的名字。   这位人们熟悉的人物画家,以他众多的清新俊美的作品,赢得了人们的喜爱。   在几十年苦心孤诣的艺术探索中,他把虔挚灵秀的画笔伸向了人物画创作的广阔领域,倾注了对时代、对人民、对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的真挚情愫。   他生活生长在这座城市里。他用自己的艺术在装点着古城的现代文明,寄托着自己的全部情和爱。   这里的每一寸黄土下,都深埋着自人类诞生以来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和丰厚的文化,他深深受益于这块神圣的沃土。   他的创作心态,同样在接受着时代精神的陶冶。   他先后创作发表了数以千计的各类形式的人物画作品,获得可喜的成果,使他饮誉画坛并蜚声海内外,成为全国群星灿烂的中青年画家行列中的佼佼者。   70年代后期,王西京的人物画创作得到了良好的契机。   彭德怀等一大批近代和现代人物都以精彩的典型形象走入了他的...

属于中国和世界的王西京

西京,我的朋友。当我抱着观赏的心态打开你的画集时,“读”画的意识并不自觉;但是,随着一个个活脱脱的人物形象跃入视野,我觉得心底有一股潮流在汩汩涌动,我轻翻画页的手不禁微微颤抖了。终于,这股潮流冲垮了我原有的关于绘画艺术的心理定势。我的心头、胸间、脑际升腾起一股民族、历史文化的悠长而辽远的回声。它模糊了我的视线,召唤出我心底深处一种思想的理性的灵光。   这是一股什么力量呢?我从你笔下好些人物的神态间细细寻找着,寻找着你用笔墨传达出的这股精神气韵之源:怒目圆睁的钟馗,诗仙李白的醉态,庄周梦境的飘然,屈原天问的呐喊,鲁迅那严峻的眼神,戊戌六君子临刑前的悲壮,还有唐宋诗词的意境,隐士高人的闲情……   终于,我领悟了你笔下这些不同人的身上体现出的那投令人激荡,启人深思的共同精神内核。   我的目光在《正气歌》这幅画上久久不能移去。身披铁链,身陷囚牢而意态凛然之姿跃然纸上。那首《正气歌》,占去了画面的一半。   “天地有正气,志然赋流形,下则为河狱,上则于人曰浩然,然塞苍冥……”   我终于领悟到,正是中国民族的凛然正...

大胆沉着的步子

不管艺术在外人看来多么神秘、高贵、辉煌,对一个艺术家而言它却全然犹如一场赌博。它需要一种赌徒般的虔诚、执着、饥渴、颤抖,它需要绝对的投入乃置一切于不顾的热情和胆量。   王西京,1946年生于陕西西安。像多数中国画家一样,他最初的艺术实践始于披阅、临摹古今名作。当时,他还只是一位西安美术学院附中的学生,却已不顾社会上各种严厉的非议,不顾物质条件难以想象的艰苦、困窘,独自闭门悄悄反复临摹着《八十七神仙卷》(武宗元)、《送子天王图》(吴道子)、《群仙祝寿图》(任伯年)、《李贤墓壁画》、《永泰公主墓壁画》、《永乐宫壁画》、《水浒叶子》(陈洪绶)等大量艺术精品。这些大师们的作品深深激动着他,他以一个青年人的热情仔细体味、钻研其中的一笔一墨,苦苦追寻着那每一勾一勒中蕴藏的深机微意。正是这种砭骨浸髓的刻苦为他以后创作打下了丰厚、坚实的基础。这个时期他发表了数目众多的国画、连环面、速写、插图、年画、宣传画等。这些作品大都功力扎实,风格质朴,讲究技巧、手法多样,虽还略带稚嫩,有年轻人的火气、刻意,但许多地方已露出一种非常独特的虔挚灵秀、风流蕴藉的美。   自1977年...

1 2 3 下一页

Processed in 0.286(s)   27 queries